果冻传媒

果冻传媒

您目前的位置: 果冻传媒» 果冻传媒» 果冻传媒新闻信息 » 2018·建行记之“走尽建筑”【拾叁】:《无梦之梦》

2018·建行记之“走尽建筑”【拾叁】:《无梦之梦》

【前言】

 

  一座城市独有的印记,莫过于它身前身后的建筑;

  在春夏秋冬的不倦更替中,

  亦或是消失与诞生的角逐里,

  是否总有些人、有些故事静静地在那里等着你?

  走尽建筑,只因遇见你……

 

  为教育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推崇创新、面向应用,突出建筑类学科专业特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筑学院开展2018年建行记之“走尽建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教育,建筑学院2017级本科生参加,由辅导员代云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特长,鉴赏建筑之美、探寻建筑奥秘、学习建筑技艺,在领略建筑魅力的同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思,在游历建筑的旅途中观赏设计、探寻技艺、感受文化。本次建行记,旨在发扬学生智慧和力量,传承“弘扬建筑文化”的优良传统,坚持“学以致用”理念,注重建筑特色和内涵挖掘,秉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引领学风建设,是立足新时代、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推进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的有效举措。萋萋寒日,并未挡住莘莘学子追求建筑梦想的脚步;温馨春节,阖家团圆、共话成长的幸福时刻,讲述着建筑的故事……让我们跟随笔墨和文字的思绪,探寻“行思之旅”,共餮建筑文化长河中的无穷魅力。

 

《无梦之梦》

(作者: 建筑学院,古建171班,程逸平)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直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初次听到这句诗的情形。那个时候我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手里拿着芝麻馅的挞粿,里头是边喝茶边谈话的大人们,外头是层层叠叠矗立着的白墙黑瓦。我听到大人们谈到这句诗后,还像是表示对这“无梦到徽州”的怀疑似的,揉了揉眼睛,抬头望向天空,想证明这不是梦。 

 

 

  因为在我从小的印象里,徽州并不像一个会让人痴绝的地方。

  那个时候我还未了解到汤显祖这句诗的本意其实并不如我所想。一个令人痴绝的地方,我想总该是富丽堂皇如皇宫,色彩缤纷如仙境。而徽州恰恰相反。我脑海里伴随着我成长的徽州,尤其是徽州的建筑,几乎总是毫无梦幻的感觉可言的。因为它持续不断的阴雨天气,过高的白墙边总是被昏暗的天气撒上黑色阴影的树木,远看时,延绵的灰色山峦如海潮向前伸展去,潮汐下,一座座马头墙就像是肃穆的守卫。

  那场景,若要做比方,很像是黄宾虹的画,永远黑白分明,几乎不施加其他颜色。而碰巧,黄宾虹的家乡也是在徽州。他惯用黑与白,也许也有家乡的一部分原因吧?我这样想到。而此时此刻我从回忆中抽出,掀起窗帘看向窗外,却又仿佛回到了从前——熟悉的黑白建筑,几乎在哪里都能瞥见的山峦,远处似有炊烟袅袅,细看才知是云雾缭绕。如梦似梦,一切又都化为点点雨滴,顺着片片瓦砾顷刻间落下地。

 

 

  而徽州的建筑似乎也带着一些这样的特征。这些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巨大建筑物,看似高耸入云,整体上却给人一种沉稳的下坠感。这不仅来源于他冷静简单的配色,也与他背后的历史息息相关。回顾历史,提起徽州,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徽商。徽州地区多出商人,商人发达后会修祖宅,故而徽派建筑的秩序极其严整,而且多为私家居住用,建筑的本身在带有因家族传承而承载的端庄感时,会带有一丝柴米油盐般的稳妥。

 

 

 

  出了家门,踱步在这些对比度极强的建筑物之中。我突然意识到,徽派建筑作为一个建筑流派,此时的我却不能轻易的找出这个流派的代表性建筑物。这大概是因为徽派建筑的一种平实性。民居似乎才是徽派建筑的核心。徽州是山区,人民生活的重点最终还是落实在每一天的劳动上。精美的雕栏玉砌,复杂的屋檐走兽,在徽派建筑中是不常见的,因为很少有普通的老百姓去关注这些。徽州人似乎向来是不怎么喜欢做梦的,我们好像更喜欢低着头做事,然后累时,就抬头看看那被方正的马头墙分割的规规矩矩的天空。

  徽州无梦,却又似有梦。徽州的梦不是漂浮着的白日梦,不是一句晚安后的所迎来的早安,而是一种似梦非梦的现世疏离感,如它的建筑一般。虽然在形体上沉稳淳朴的下坠,灵魂却在青砖小瓦中飞升,浸过尘世冷暖,淌过现世安稳,缓慢的上浮,只留下层层烟雾,和那挥之不去的烟火气息。

 

 

 

  徽派建筑另一个显著特征,大概就是它极强的对比度。吴叔明在他的小谈里说道,徽派建筑采用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手法。他说,“徽州民居的黑与白形成明度对比,大片的防火墙又与民居群落形成面与点的对比,屋内的天井中流淌的水和周围的青石刚柔并济,而平整洁白的墙面和精雕入微的门楼形成简与繁的强烈反差,明堂和暗室是明与暗的对比。再从大的地方说,那一个以族为群的民居群落聚居于一片青山绿水中,这无形中又形成了动静、刚柔的对比。”我想他确实是说到精髓了。

  

 

  我回头,望向这熟悉的白墙黑瓦。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陪伴着我成长的建筑们,也在慢慢的老去,岁月在它们白色的墙上慢慢染上灰黑色的印子,似乎在象征着一场旧梦的离去。但,旧时代的建筑潮流可能会如梦逝去,可人们的脑海里会永远铭记他们美丽的身影。令我开心的是,直到现在,在徽州各地还能经常看到记忆里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时光对于徽州建筑,就像是一场梦,带走了他年岁,带不走他风骨。在每一个天青色等来的烟雨后,那高强无窗的徽州,那吴头楚尾的徽州,那亦黑亦白的徽州,那梦里梦外的徽州——都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