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加深两岸青年一代对贫困农村地区的切身认知,促进两地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持续交流与合作。2019年7月,建筑学院生土工艺创新实践团队前往甘肃省会宁县马岔村,与香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起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学习实践活动。
当月,建筑学院师生一行9人抵达马岔村,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招待,实践团正式拉开序幕。无止桥的导师李德伟介绍了本次活动,对活动安排进行了说明;随后建筑学院蒋蔚老师带领大家对村民活动中心进行了参观,向我们讲解了它的设计理念。
志愿者被分为了太阳能路灯组、夯土体验组、周边工程服务组以及宿舍工程组,分别完成各组的志愿工作。整个过程中,我们帮助当地村民完成周边工程,如搬运石子、挖沟渠、移栽树苗、安装太阳能灯等。在建筑学院研究生吴仰晨学长的指导下学习夯土的制作方法,切实体会到制作夯土的乐趣。跟随蒋蔚老师和吴仰晨学长,对未完成的学生宿舍进行进一步的墙面修补和清理。同时志愿者们也负责了一天的后勤工作,包括清理厕所,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焚烧等等工作,体验乡村中环保绿色的处理方式。
路灯组正在挖地基
夯土组体验夯土制作
在宿舍工地进行墙面修饰
建筑学院穆钧老师还特别邀请了法国生土学专家为大家开展了生土建筑的讲座。专家从地域性和就地取材做夯土建筑入手,就美国、法国以及中国的生土建筑进行比较,两位老师在讲座后和同学们就讲座内容进行了更深的探讨,同时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后期,志愿者们进入农家,和当地村民一起体验了农耕活动,更进一步地体验到当地村民的生活。通过采访当地的村民,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村民的收入现状及生活状况,大致清楚了国家精准扶贫项目在马岔村实施的程度。
在完成每日的任务外,大家也对马岔村的生活环境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适应,这种贴近自然,与日月星辉同行的生活也成为了本次实践团成员们独有的记忆。
马岔上空的银河
从山梁上面可以望到对面的风车
8月初,志愿者们顺利结束了马岔之行,指导老师为各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证书,并且举办了此次实践活动的庆功会。在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中,几个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很多交流,大家都收获颇丰,硕果累累。希望今后更多的同学能有机会参加更多丰富充实的实践团,锻炼自己、拓展视野,不断在调研和实践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