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风景园林系教师的业余生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教师之间的友谊,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风景园林系工会小组组织教师与研究生赴北京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参观。
风景园林系教师与研究生在世园会中国馆前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2019北京世园会或北京世园会),是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继云南昆明后第二个获得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及国际展览局认证授权举办的A1级国际园艺博览会。过此次参观世园会,不仅能够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为本工会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而且还可以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增进团队的凝聚力。
9月20日一大早教师们从建筑大学西城校区出发,乘坐事先预约的大巴车来到了北京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首先,大家从六号门入园,先是游览了万科集团投资兴建的植物馆。植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设计理念为“升起的地平”,建筑表面机理以植物根系为灵感,庞大的垂坠根系向下不断蔓延,将植物原本隐藏于地下的强大生命力直观呈现给参观者,不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带领参观者踏上一场以感受植物根系力量为起点的奇妙植物世界之旅。教师们沿着内部的游览路线前行,从一层沿着展厅垂直交通路径游览了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棕榈、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苔藓等多个展区,最后来到植物馆屋顶,站在这里登高远眺,可以将妫水河、海坨山以及中国馆、天田山等北京世园美景尽收眼底。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感叹景观设计者对植物自然群落的精致再现,同时也感到当今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不同生态环境与地域环境的植物同时展现在咫尺山林中。
风景园林系部教师参观中国馆
其次,教师们参观了世园会中心建筑中国馆。中国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先人“巢居”、“穴居”的古老智慧,并将中国馆打造成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大部分展馆置于人工地形之下,利用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能耗。通过参观该建筑,教师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绿色建筑在节能方面的优越性。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场地采用透水铺装,地下设雨水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地上灌溉,形成生态微循环。场馆利用地道风的理论实现新鲜空气的夏季预冷,冬季预热,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风景园林系部教师参观中国馆
再次,教师们还参观了来自我国31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的室外展园,体验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艺特色。虽然各个省展园面积不同,但都以代表文化特色及人文风情为出发点,其内部景观设计以反映当地园艺水平为中心,将一个个展园变成展示地区文化、科技发展的窗口。教师们穿梭其中,感受到仿佛在畅游神州大地,而且一天之内祖国美景尽收眼底。
最后,教师们参观了世界园艺展区,领略到世界其他国家及民族的造园技艺,感受到各国园艺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碰撞。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搭建的41个展园,创下了世园会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的记录。这里既有以展示园艺文化与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的日本园、印度园,又有展示生态技术、园艺技术为代表的英国园、法国园。
风景园林系部教师参观国际园艺展区
通过此次活动,本工会教师深切地感受到风景园林学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重要性,增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此次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这一讲话指导风景园林工会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生态宜居、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与科研中,为祖国未来的城市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文:魏菲宇
审核:李利
摄影:张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