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8日,由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承办,我校与苏州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组成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团队,在线上成功举行了2020年城乡规划专业本科“7+1”联合毕业设计中期答辩。来自7所院校的18位教师、67位学生在云端相聚,就此次联合毕业设计的中期成果开展充分的交流。本次中期答辩借助腾讯会议平台线上举行。规划系张忠国、苏毅两位老师带队参加此次活动。
本届联合毕业设计以“徽墨山水·梦——黄山屯溪区外边溪滨水地段城市设计”为题,针对新安江南岸外边溪地段如何整合、传承、创新,并重新激发城市特色魅力与彰显时代特色的主题,意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并自觉承担人居环境建设者的责任。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会场同时进行,在尊重和满足各校基本教学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跨校混合分组,以期通过联合答辩,达成在不同教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交互的氛围下,校际优势资源互补,促进校际交流等目的。
中期答辩会场
我校共有《载文梦徽——三江口地区城市设计》(邓岳、李翼飞、杨初蕾)、《徽州山水梦——安徽省黄山市概念方案》(魏冠楠、姚雨晴、林道明)、《博古通今——三江口地区城市设计》(孔吉宁、王兆宇、谷嘉峰)、《共生街区—基于多元主体空间权益再分配的城市设计构想》(赵安晨、郑彤、罗茜)四组学生参与答辩。答辩同学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精心准备,以PowerPoint的展示形式流利自信地表达阐述了前期调研、设计框架、设计思路等。每组同学完成汇报结束后,各校评委老师秉持严肃、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的毕设工作进行严格地考察和评判。在一次次“点对点”的师生交流过程中实现了跨校指导,丰富了学生视野,提高了设计水平。
本次联合毕设中期答辩成果显著,指导老师对各校学生的设计方向、设计思路有了整体的把握,同时深化了学生对城市设计的理解,指导了下一步的工作。通过此次联合毕业设计我校学生收获了启发,改变了目前的工作思路,参加本次毕业设计的同学李翼飞说:本次题目为黄山地块,由于疫情原因我们没能去现场调研,因此在现阶段的工作中,我认为最难的部分是如何切实了解地块真实现状并以此作为设计思路的支撑。在此次中期答辩中,我听了其他学校学生的汇报,发现虽然云调研略带有一些局限性,但也正是考验我们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想法,在现有的资料支撑下,切合题目作出自己的新意。在会议中我看了很多其他学生的作品,使得我在一条道路上行走的时候打开了思路,看到了这个地块更多的可能性。由于是在大的研究范围内自己圈定设计范围,因此我看到了外校同学对于范围周边的思考,让我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同时各校老师也对我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点评,从不同角度指正了我的不足,并支持鼓励了我的新颖想法,让我有信心继续做下去。总之设计的过程是长远的过程,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放宽思路,所以此次的中期答辩中我收获颇丰。
北京建筑大学 李翼飞 邓岳 杨初蕾作品
本次联合毕业设计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我校利用互联网,积极开拓高效、即时、互动、共享的新型教学手段。活动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关注项目的落地性,在聆听观摩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校在联合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实施以来,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办学特色,圆满完成了第十届“7+1”联合毕业设计中期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