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

果冻传媒

您目前的位置: 果冻传媒» 果冻传媒» 果冻传媒新闻信息 » 果冻传媒青年人 | 第24期 在建筑遗产的诗行中寻找历史的温度

果冻传媒青年人 | 第24期 在建筑遗产的诗行中寻找历史的温度

教师档案

张曼,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副系主任,建筑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库专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责任规划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十四五重点研发子任务、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基金4项,出版《中国长城志·建筑》《京畿地区明清运河城市》等专著5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长城、大运河等超大型线性遗产保护发展、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等领域的首都环境建设市级重点项目、国家文物局、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等政府委托项目课题、工程实践6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行业奖7项。

  

攀登长城之巅,漫步运河之滨,在北京老城建筑遗产的肌理间穿行,细细品读每一寸土地承载的岁月华章。每一位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的工作者,便是在这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时空中徜徉,倾听历史的低语,并将这些动人的故事,传递给学生们。

1、传承遗产:为学者守护历史

自工作以来,张曼老师一直致力于传承与弘扬建筑遗产。她的科研生涯,便与长城、大运河这两位古老巨人结下不解之缘。

与长城的情缘,始于2013年参与《长城志·建筑》卷的编纂。在浩瀚典籍的字里行间,仿佛穿梭于历史长河,从建筑的维度洞察长城的雄浑与智慧。这不仅让张曼老师对长城有了系统认知,更点燃了她实地探访的渴望。张曼老师踏遍北京、内蒙古、宁夏等地,亲手触摸那些历经风雨的砖石,聆听它们背后的传说,研究其建造技艺,试图解读这一人类伟大工程的深层奥秘。

而与大运河的邂逅,则是在2014年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南大街历史片区城市设计之际。在研究中发现,大运河绝非一条简单的水道,它更像是一条生命线,滋养着沿岸的居民,孕育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运河城市。这些城市群落宛如明珠,由运河串联,共同织就了一幅多彩的文化景观。张曼老师被这种文化的丰富性深深吸引,决定投身于大运河的研究之中。

十年磨一剑,她的研究视角也从运河城市的物质空间,逐渐拓展到场域、人群等社会性维度。开始关注与运河共生的人群,他们的生活、情感以及与运河之间的互动。

  

  

通州南大街历史城区城市设计

通州三庙一塔景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

大运河德州段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

2、讲述老城:为行者守护记忆

在实践工作的推进中,张曼老师不断解锁着新的身份,从建筑遗产守护者,成长为肩负传承与创新使命的历史城市规划师。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的责任规划师,以及北京首个老城保护更新基地主任,她深感这份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岗位上,张曼老师逐渐领悟到北京老城的保护与更新,是一项充满温情与情感的设计艺术。当她的视野扩展到一条1700余米的老街,或是一片广阔的历史文化街区时,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保护与更新不仅是对建筑的修复,更是对城市灵魂的唤醒。

张曼老师的设计理念始终贯穿着对遗产价值的尊重与引领。历史的研究让她深刻理解每一砖一瓦背后的故事,而对居民需求的敏锐洞察,则让她的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人心。在尊重历史与满足现代之间,张曼老师努力寻求平衡,力求让每项设计都能在老城脉络中自然生长。

  

  

德胜门内大街空间品质提升项目

张曼老师的作品,如被赋予生命的种子,在老城街巷扎根,与环境共生。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散发着现代的气息;是时间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3、薪传智慧:为师者守护知识

身为教育工作者,张曼老师深感荣幸能够将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之中,为学生开启探索之窗。学生们如求知若渴的冒险家,在实践中领悟遗产的独特魅力和城市的人文气息。因此她主讲了《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历史建筑遗产评估》等多个新开课程,希望在她的指导下,当学生们在长城的攀登中,他们能够学会坚韧与毅力;在运河的游览中,能够体验历史的流动与文化的深厚。每一次的长街漫步、胡同探访,都能够成为他们与城市的深度对话,理解空间与景观的鲜活课堂。

张曼老师的课程从不拘泥于传统模式,每一门课都是一次探索之旅,每一次作业都是一次创造的实践。她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对象,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更学会独立思考与创新实践。张曼老师深知,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发潜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她以爱为伴,以智慧为灯,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感受学习的温度与力量。

设计初步课程框架的思考

在这条教育之路上,张曼老师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去培养每一位学生,并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同学们将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社会担当的栋梁之材。